日前,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看好中国低端城市消费意愿增长,到2030年,预计中国的个人消费市场将至11.8万亿美元。此外摩根士丹利还表示,在餐饮食品的产品种类之中,偏好
自2017年12月7日起,蒙牛乳业的股价开始进入上升通道,2018年1月26日,蒙牛乳业盘中达到27.25港元,股价累计涨幅达41.63%,触及近6个月来最高点。至此,蒙牛完成了2018年的第一波上涨,但是蒙牛的“表演”尚未谢幕。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开始成为国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提到“健康”就不得不提乳制饮品。曾经营养丰富的牛奶一度位列国民健康饮食“首发”名单。
但是牛奶似乎“失宠”了。因为同样作为健康饮品,纯牛奶口感不如酸奶,根据CMMS的调查,亚洲人偏好口感更佳的乳品消费,故酸奶在口感上更易被接受。调查中还发现,认为牛奶好喝的消费者不足5%,且近40%的消费者认为好喝是选择酸奶的核心因素,于是富含营养、口感更佳的酸奶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欢”。
酸奶消费导向的驱动促使乳业公司开始布局相关产业。2009年,乳业率先推出国内第一款常温酸奶品牌“莫斯利安”,经过3年预热推广后,“莫斯利安”于2012年在全国铺货上市。继之后,2013年伊利、蒙牛也分别推出了相应的常温酸奶产品“安慕希”和“纯甄”。
常温酸奶又叫“灭菌型酸奶”,它经过了热处理,杀灭了酸奶中活的乳酸菌,因此可以在常温下销售和存放。常温存放的特性解决了低温酸奶受冷链技术导致的销售半径小、难以全国化的问题,此后常温酸奶的出现被誉为“继2000年常温奶替代巴氏奶后乳业的第二次”。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7年,国内常温酸奶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12-2014年,国内常温酸奶增速均超过100%,此后,常温酸奶市场增速虽逐渐下滑,但市场规模在2016年突破200亿元。
经过近6年的增长与市场扩张,目前的常温酸奶市场正转向稳定发展阶段,整个市场也初步被几大品牌“瓜分”。智通财经观察到,2016年线上常温酸奶市场已被莫斯利安、蒙牛纯甄和伊利安慕希占据,三大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80%。
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各大酸奶品牌厂商开始转战三、四线城市和乡镇,产品渠道开始细化下沉。
以蒙牛为例,2017年前10月,蒙牛纯甄酸奶的全国销售额增速是所有蒙牛产品中最高的,达到30%上下。但纯甄酸奶在国内重点城市和省级市(多为一、二级城市)的销售增速开始放缓,但在地级市以下以及县级单位的销售额增速却开始不断提高,纯甄酸奶在县级市场的销售额增速接近50%。
这说明蒙牛常温酸奶市场已经扩张至国内县级地区,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纯甄酸奶正在快速的占领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
随着常温酸奶市场的经销渠道细化下沉,各大酸奶品牌推广竞争以及价格战竞争亦趋于白热化,公司经营费用大幅提升。
在蒙牛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中提到,“受市场高强度竞争影响,本集团期内采取积极的渠道及品牌宣传推广策略,使经营费用上升至人民币88.240亿元(2016年:人民币78.259亿元),占本集团收入比例上升至29.9%(2016年:28.7%)”
当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的同时,常温酸奶市场似乎也即将趋于饱和。乳业高级分析师曾表示,“常温酸奶整体市场容量大概为350亿元”,但预测数据显示,2017年常温酸奶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可见目前常温酸奶市场开发已然过半。
在推广方面,自率先推出莫斯利安后,“巴氏杀菌热处理”、“优质牧场奶源”、“先进工艺”、“世界各地菌种”这些卖点如今已成陈词滥调。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高端常温酸奶已难再高端,升级空间有限”。
国内消费者选购乳制品大多依然以营养价值含量为导向。根据Mintel 的统计数据,中国超过50%的消费者愿意购买该类营养程度更高的产品。目前市面上消费者能接触到的营养价值较高的乳制品多为巴氏奶和酸奶两种。
从营养价值对比情况来看,巴氏奶由生鲜乳经巴氏杀菌处理后,为人体提供的营养成分为每100ml奶中3g以上蛋白质和约104g钙及少量维生素。酸奶除了拥有蛋白质和钙之外,还有维生素B12及叶酸,可见从营养价值来看,二者不相上下。又由于酸奶口感好于巴氏奶,消费者自然更偏好选择酸奶。
智通财经了解到,从营养成分来看,低温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g/100g左右;常温酸奶为3.1g/100g左右;添加剂方面,常温酸奶添加剂亦有羟丙基2淀粉磷酸酯、果胶、琼脂等。由此可见,常温酸奶在营养及纯度上与低温酸奶相差无几。
但常温酸奶作为经巴氏杀菌热处理后的酸牛奶,酸奶中的活性菌群已被,在调节肠胃功能方面不如低温酸奶好。在消费升级浪潮的推动下,功能性将是奶企未来营销的重点。
低温酸奶的运输储藏依赖于冷链。可以说,没有冷链建设的不断完善,奶企是万万不敢大肆发展低温酸奶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冷库容量从 2012 年的 7608 万立方米上升到 2016 年的 12008 万立方米,复合增速达 12%,冷库总容积已经跻身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印度。
在运输方面,我国冷藏车产量从 2012 年的 8542 辆增加到 2016 年的 2.61 万辆,复合增速达 32%。据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冷链设施建设已能基本满足低温酸奶在一、二线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供应。
以蒙牛为例,2014年,根据中国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相关统计,蒙牛在低温市场份额率是同行业的5倍,且截止到2017年11月,蒙牛低温酸奶产品销售额达到100.6亿元,占据低温乳制品市场份额首位。
蒙牛起初采取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战略,在每个小店、零售店、批发店等零售终端投放冰柜,以其低温产品的质量。如今,蒙牛加强了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合作。
2017年8月,阿里零售通与蒙牛达成管理系统及仓配体系合作,蒙牛在仓配方面将与易果生鲜进行合作。
统计数据显示,易果拥有 11 个冷链仓配,在全国拥有 175 个目标配送地,6 万单的自身末端配送能力,在全国能够覆盖 200 个城市和 2000 万的家庭用户。
在终端方面,据公开数据,截至2017年11月零售通客户门店已达60万家,蒙牛与零售通合作使得零售通的订单数据与蒙牛一级经销商直接打通,让一级经销商直达村镇市场。截至 2017 年 12 月,蒙牛新增卖点 30 万,突破 200 万个。
冷链建设不断完善对低温酸奶意义重大,这将把低温酸奶市场范围半径延伸至常温酸奶的同等水平。实际上,常温酸奶的高额增长也预示着低温酸奶的增长潜力。
据市场调研机构AC尼尔森统计, 2015年低温酸奶市场规模约250亿。而受益于冷链完善,假定年均复合增速15%,2020年低温酸奶整体市场规模预测可突破500亿元。
2012年以来,蒙牛的酸奶业务销售额增速不断提高,至2015年,蒙牛酸奶大类增速达55.48%。剔除常温酸奶的销售额部分,估算蒙牛低温酸奶产品2015年销售额约为90亿元,同比增长超30%,2010年-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
在市场份额方面,蒙牛低温酸奶产品在2013年-2017年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30%上下,体现出了蒙牛低温酸奶稳定发展的能力。若能保持此市占率, 2020年低温酸奶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之时,低温酸奶届时很可能将为蒙牛带来15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蒙牛在低温酸奶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
鉴于2013-2015年,蒙牛在常温酸奶品牌纯甄快速增长阶段,其股价曾经迎来一波上涨。低温酸奶的快速增长,是否能重复制造蒙牛股价的新一轮上涨?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条 查看